
2015.09-2020.12: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
2018.08-2019.08: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访问学者
2011.09-2015.06: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学士
2021.07-至今: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助理研究员
论文:
乡村的教育“士绅化”——以一个华南村庄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9(04):136-155.(第一作者)
中华民族慈善教育:内涵、原则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2022,33(03):14-22.(第一作者)
非营利教育与亚文化的生产——以华德福教育实践为例[J].中国非营利评论,2020,26(02):137-156.(第一作者)
影像与城市边缘群体社会空间的生产——从视觉人类学的视角看城市社区中的参与式影像实践[J].民族艺术,2018(03):94-100.(第二作者)
分享型礼物:莆田青年的礼物分享与自我延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8(03):19-27+52.(第三作者)
参与编著:
《互联网慈善与数字公益报告》,发表于《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吴花燕事件警示:个案筹款,何去何从》、《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相关政策引热议》,发表于《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族群与慈善》,发表于《华人慈善:历史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镜头中的人类学家——浅析纪录片中人类学者进入镜头的“自我反射式”影片的意义》,发表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优秀本科生论文选-第2辑》,学苑出版社,2015年
《诺邓火腿传统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发表于《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优秀本科生论文选-第1辑》,学苑出版社,2014年
2021. 腾讯公益联合南都基金会“千百计划之百个项目资助计划”:第三次分配中“互联网月捐”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HX-20210216
202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基础教育研究,项目编号:63222038
2022. 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一般课题:以“服务学习”为核心的大学生劳动 教育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EIE220134
2022.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天津市“乡村士绅化”现象研究,项目编号:ZX20220319
本科:《人类学原著选读》、《发展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