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马伊里同志在南开“翔宇实务讲堂”开讲丨《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与基层治理创新的能力》

发布者:娜菲沙·哈力克时间:2025-05-08浏览数:

2025年4月25日上午,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主办的翔宇实务讲堂暨第17期“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在公共教学楼C302教室成功举办。上海市民政局原局长、局党组书记马伊里受邀作题为“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与基层治理创新的能力”的讲座,为师生具体介绍了上海城市治理案例。政府学院院长吴晓林、副院长崔宇一行出席,本次讲座由院长吴晓林教授主持,学院本科学生及教师代表参与交流。

讲座伊始,崔宇副院长马伊里局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其职业履历与政务成就。紧接着,崔宇副院长向马伊里局长颁赠“翔宇实务讲堂第十七期”主讲纪念奖牌

讲座伊始,马伊里深入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的殷切期望。总书记强调上海要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勇创世界一流。在城市治理方面,秉持“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核心理念,聚焦民生需求,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这些重要指示不仅为上海城市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本次讲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城市治理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导向。

马伊里以上海为例讲解如何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指出城市病是超大城市面临的世界级难题。而精细化管理并非目的,而是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实现管理的有效手段,涵盖工作态度、习惯及一系列方法、技术与工具。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居民收入核对系统建设等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以上海居民收入核对系统为例,通过电子比对专线连接人保局、税务局、银行等多部门,整合社保金缴纳金额、公积金缴纳金额、税额、房产、车辆、金融资产等多方面数据,运用数字模拟推算,自动生成收入财产数据并与政策规定数额比对,精准出具核对报告,对偏差值处理严格规范,这一系统大大提升了社会救助等工作的精准度与公正性,充分展现精细化管理在城市服务中的关键作用,让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如何通过科技赋能与数据整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保障居民权益。

在谈及基层治理创新能力时,马伊里回顾了党对基层群众工作要求的演变,从管理到治理,强调群众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及自我监督,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上海市委将社区治理着力点放在共治与自治上,契合二十大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要求。同样,管理有效不等同于治理有效,基层社会在政府科层机制失灵时展现出的自救能力,如居委会、团长、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凸显构建治理格局、促进治理主体多样性结构与社会多元互动机制形成的重要性。通过讲座,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基层治理创新时需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发挥社会有机体自我修复能力。

讲座尾声,吴晓林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此次讲座为同学们打开一扇了解城市治理的窗口,通过剖析上海案例,深入探讨城市精细化管理与基层治理创新,帮助同学们在收获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引发了大家对城市发展、社会治理的深入思考。

“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系列讲座是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精心打造的一个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的新平台。学院在厚植理论教育传统的同时,力促理论与实务的深度融合,特开办“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实务讲堂秉承“允公允能”的理念,遵循“实务者讲实务”的原则,将蕴含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特色的经验引入校园,让实务工作者同青年学生与专家学者互动交流,共同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密码”,促进理论与实务的互动,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据悉,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将持续举办“翔宇”实务讲堂暨“中国经验进校园”讲座,邀请实务领域的专家进入大学讲堂,分享交流中国治理的经验,让师生能够直面丰富多元的现实情境,进一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020

  • 学院公众号
  • 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