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杨晓颖 郑滢滢)7月24日,南开大学恩来精神数字化展演团实践队前往位于遵义市老城杨柳街的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以及位于湘江边的红军山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这里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经堂位于北端,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学堂位于南端,是一组木质结构的平房建筑。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红军进驻遵义后曾在经堂内召开过群众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泥水匠、木匠、石匠、裁缝、篾匠、商店老板、行业的师傅、学生、教员等一二百人。群众代表通过认真的讨论,迅速地把遵义的革命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实践队员们看着眼前并不起眼的建筑,很难想象这里曾发生过那么多惊心动魄、改变新中国历史的故事,无数的伟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接下来实践队来到了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二师六团占领遵义城,即决定成立遵义警备司令部。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的成立,对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对以遵义为中心的苏区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实践队员们在参观学习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为遵义会议站岗放哨的红一军团警备连战士杨家华最先知道遵义会议的好消息,压抑不住内心喜悦的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花光口袋里所有的钱,一口气吃下了30个茶叶蛋,以此来庆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从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了平凡战士心中的遵义会议,也对于遵义会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位于湘江河畔的红军山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台阶,在经过艰难跋涉后,实践队员们终于看到了烈士纪念碑的全貌,上面是由邓小平通知书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烈士陵园肃穆的气氛下,实践队员们向纪念碑鞠躬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与哀思。
实践队成员们与一同参观的华东师范大学实践队互相交流实践感受,在对长征有更深刻体悟的同时也收获了两校间的友谊。
恩来精神数字化展演团实践队沿着红军留下的足迹,走访了许多红色圣地,参观学习,了解了很多红军在遵义的故事,也使得周总理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立体。从渤海之滨而来,学习长征精神,传承恩来品格,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