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七普数据的解读和分析”圆桌会谈在我院举行

发布者:张恒茜时间:2021-05-24浏览数:


5月19日下午,“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对七普数据的解读与分析”第一期圆桌会谈在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144会议室举办。


本次圆桌会谈由我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中国人口学会婚姻家庭专委会联合策划,邀请了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李建民,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陈卫民与原国家流动人口司司长王谦三位专家莅临现场,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吴帆担任主持人。诸位专家就七普数据中的热点议题与参会师生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围绕中国人口负增长、流动人口、家庭小型化、老龄化及人口红利、延迟退休政策等议题,三位专家学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和观察,对七普数据结果及其背后的社会经济涵义与政策意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专家一致认为第七次人口普查在调查方法、制度安排、调查手段等方面更具先进性,收集的数据质量高,而且七普所反映的中国人口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基本在意料之中。七普数据表明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进入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将会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与会专家强调,在探讨七普数据时,普查是帮助我们了解人口变化的重要工具而非目的本身,不应只停留在数据表面,而是要认真分析人口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带来的影响与挑战。针对低生育率、人口负增长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等问题,应该展开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升政策应对的有效性。此外,在探讨七普数据时,要明确概念本身的内涵和意义,不应混淆概念。如在探讨人口红利时,要明确概念本身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要突破新古典增长模型的限制,更多考虑人口红利之外的其它路径可能更有意义。关于家庭小型化的问题,家庭户规模和家庭规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背后的影响因素也是不同的。


会谈全程讨论热烈,现场思维碰撞活跃。三位专家学者从严谨的专业视角出发,以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功底,回应了提问和争议,对同学们如何客观科学地对七普数据进行解读,如何避免网络中一些基本概念的混淆、因统计口径不同产生的存疑等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通讯员:刘梦欣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