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正式公布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名单,我院吴晓林教授的著作《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获三等奖,张发林教授的著作《全球金融治理与中国》获青年成果奖。
申报成果名称 (系出版、发表时的名称) |
成果类型 |
申报人 |
等级 |
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 |
著作 |
吴晓林 |
三等奖 |
全球金融治理与中国 |
著作 |
张发林 |
青年成果奖 |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由教育部设立,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旨在推动高校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本届评选的是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的成果。
吴晓林:理解中国社区治理: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十年深耕田野与夙夜笃思之作,深度讨论了中国社区治理的历史与现实、结构与过程。全书新意频出:一是鉴往知来,回溯社区治理的历史基因,破除“皇权不下县”的论调,实现古今社区治理的历史连接。二是纵横中西,破除滕尼斯式的共同体迷思,剖析百年来中西方社区的概念差异,展现中西方社区“中心化治理”与“网络化治理”的实践差异。三是追根溯源,首度聚焦社区治理之经济结构基础,析出影响社区治理的“三次生产分配关系”。四是兼得形构,提炼中国“社区复合体”的形态,挖掘“国家、社会与家庭”的关联关系。五是聚焦转型,破除“国家社会二元对立”框架,提炼“国家创制社会”机制,提出建设“关联社区”的方向。本书既可为科学研究之参考,又可为社区治理实务工作者之参考。
张发林:全球金融治理与中国
内容简介:
自经济活动出现之初,金融相关问题便一直困扰人类社会。主权国家的诞生使金融问题出现了国内与国际的划分,而全球化的深入打破了这种界限,全球性金融问题频发,对国内和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全球金融治理的需求愈发强烈。本书探究全球金融治理的定义、演进与现状,以及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和挑战。
于全球治理而言,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已然被改革,一个由网状结构和体制复合体组成的新体系逐渐确立,这一新体系表现出一些新特征,如半正式性、小规模多边主义和多元多层次性,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合作困境、合法性困境和有效性困境,亟须进一步改革。
于中国而言,在经历了隔绝期(1949—1970年)、接触磨合期(1971—1992年) 和加速融入期(1993—2008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了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之中,逐渐建立了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并通过由内及外的方式融入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其改革。但是,中国还不是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主导者,中国尚未有足够能力成为全球金融治理的“引领者”,全球金融治理的“中国方案”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还须解决一系列难题。
本书的目的正是更加客观地理解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加全面地评估中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在国际社会中建设一个更加强大的中国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