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天津论坛2025”之“国际秩序变革与东北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者:张立祥时间:2025-10-23浏览数:

10月18日至21日,由南开大学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共同主办的“天津论坛2025”在天津顺利举行。本届论坛以“科技创新与未来城市: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从学科交叉视角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思考。

10月20日上午,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承办的分论坛“国际秩序变革与东北亚高质量发展”在万丽天津宾馆顺利举办。来自美国、韩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及师生代表近百人出席论坛,共同探讨国际秩序演变的趋势及其对区域发展与全球治理格局的深刻影响。

分论坛开幕式由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韩召颖主持。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教授出席并致辞。梁琪书记指出,在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的背景下,东北亚国家如何凝聚区域共识,将外部挑战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本届论坛旨在延续南开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的学术追求,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智慧与共识,为地区繁荣与世界和平贡献南开力量。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发林教授主持上半场主旨发言。韩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首尔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创始主任Hyun-Chin Lim(林玄镇)以“重塑东亚发展型国家角色:从‘富国强兵’到‘国利民福’”为题进行发言。美国丹佛大学约瑟夫·科贝尔国际关系学院终身教授、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围绕“美国主导世界秩序的崩塌”展开讨论。韩国前驻美大使Ho-Young Ahn(安豪荣)结合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就“东北亚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应对”发表见解。蒙大拿大学莫林·曼斯菲尔德和迈克·曼斯菲尔德中心荣休教授Terry Weidner(特里·韦德纳)则围绕美国国内政治与对外政策展开交流讨论。

Hyun-Chin Lim(林玄镇)教授聚焦东亚发展型国家角色的重塑,通过比较中国、韩国和日本从“富国强兵”到“国利民福”的转型过程,深入剖析东亚发展型国家以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福祉的发展范式,并呼吁亚洲国家加强协作,以实现区域共同繁荣和全球可持续发展。

赵穗生教授以“美国主导世界秩序的崩塌”为主题,深入分析在“美国优先”理念影响下,美国正逐步弱化其对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的领导地位,并探讨中国将如何填补权力真空。赵教授指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中国正在从既有国际秩序的参与者转变为积极的改革者,持续为全球治理提出新的倡议。

Ho-Young Ahn(安豪荣)大使以“东北亚的可持续发展:挑战与应对”为题发表演讲,认可中国正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全球经济合作、文明交流与安全治理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引领作用。

Terry Weidner(特里·韦德纳)教授从美国领导层的重商主义取向,及其政府对华态度保守的角度,分析了中美关系的演进趋势,并探讨美国逐步退出其主导国际体系的政策动因。Weidner教授认为,中国已成长为一个可靠而负责任的大国,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稳定作用。面对局部冲突与新兴国际议题,中国如何在主要大国和集团之间实现平衡,将成为影响全球秩序走向的关键。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海涛主持<span id="id_02166210" onclick="parent.newfixtyposword(this)" style="cursor<span id=" id_69409951'="" title="该词为敏感词,修改建议::;点击清除标记。" typos="true">: pointer;background-color:#e84840;color:#fff' title='该词为敏感词,修改建议:下半场并作;点击清除标记。' typos=true>下半场主旨发言。印度社会科学院院长Ash Narain Roy(阿什·纳莱因·罗伊)以“现代化范式与对新发展的追求”为题作主旨报告。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Richard J. Cook(理查德·库克)以“‘造王者’的启示:大国竞争中的小国、危机滑坡与地缘政治触发因素”为题发表演讲。格拉斯哥大学社会与政治科学学院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讲师Rhys Jon Crilley(里斯·克里利)围绕“真实变革时代的真正安全:核军控与裁军的未来路径”分享研究思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博士后Mateus da Veiga Bilhar(马天斯)介绍“超越欧洲-大西洋:北约的本体安全转向与欧亚地缘政治互动”议题的研究成果。随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韩召颖对分论坛的主旨发言环节进行总结。

Ash Narain Roy(阿什·纳莱因·罗伊)教授通过比较印度和日本、新加坡、土耳其及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范式,指出各国发展路径的演进取决于其独特的政治经济结构,同时深受国际环境与对外关系的影响。Roy教授强调,现代化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持续发展过程,各国应以开放与进取的姿态,将现代化理念切实转化为改善民生与提升公众福祉的实际行动。

Richard J. Cook(理查德·库克)副教授从“弱者力量悖论”出发,分析战略性次等国家在大国竞争和国际权力结构变革中的关键作用。Cook教授指出,当今,当今印尼、日本、韩国、菲律宾和越南等亚洲次级国家的结盟与战略选择,正在深刻影响中美力量格局的平衡,对地区安全与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Rhys Jon Crilley(里斯·克里利)认为核威慑将增加传统冲突爆发的风险,强调在“第三个核时代”推进核裁军进程的必要性。中国对“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意义重大。他倡议中国和美国共同发起,并吸纳更多国家加入新的核武器管控宣言,优先使用外交手段而非核武器化解争端。

Mateus da Veiga Bilhar(马天斯)探讨了北约在拓展其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参与过程中所面临的本体性安全转变。他指出,战后北约正经历身份危机,其在印太地区的地缘政治行动既体现了组织身份认同的不确定性,也反映了通过“话语与行动”重塑自我认同的尝试。此项研究以马克龙执政时期法国为例,认为北约应在话语与实践相协调的基础上,重塑其在不确定国际环境中的角色定位与身份一致性。

韩召颖教授对主旨发言环节的精彩成果进行了总结与肯定。韩教授指出,国际秩序的演变不仅由大国塑造,小国的战略性行为同样能够对国际格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当前,各国的发展范式因科技进步而重构,国家需要在比较和借鉴中探寻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与此同时,安全与核裁军依然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各国需要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合作,确保核威慑以一种积极的形式维护国际社会的安全。在讨论环节,与会嘉宾还围绕国家软实力塑造、核裁军进程、东北亚区域合作以及复合相互依赖背景下次等国家的影响力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天津论坛”是由南开大学和韩国崔忠贤学术院共同主办的国际学术盛会,2025年恰逢论坛创办十周年。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立足政治学的学科优势,聚焦“国际秩序变革与东北亚高质量发展议程”这一核心议题,积极搭建中外学术交流与思想对话平台,致力于为区域研究与全球治理持续贡献兼具理论深度与政策价值的研究成果。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  南开大学津南校区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2020

  • 学院公众号
  • 校友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