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024级迎新大会教师代表发言
在世界里做彼此的“导赏者”
行政管理系教师代表 锁利铭
2024 年 9 月 10 日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下午好!
作为教师代表,实则很难胜任,因为各方面都不具有代表性,大家普遍关注的学识、文采、影响力、粉丝量等关键指标上,都处在我院教师均值的下方区间。
因此更加庆幸自己获得如此宝贵的机会,在第40个教师节参加学院的开学典礼。在坐的各位都很了不起,历经或高考、或保研考研或申博等一系列的拼搏和努力后,终于“越过山丘”,而且没有白了头。
欢迎各位来到南开周政,成为南开周政的新学人!
最近看到一本,斯坦福大学的新生教务长以一年级新生的大量调查案例为基础,写了一本给20-30岁年轻人成长的书,很喜欢他的中文书名叫《在世界上找到你的位置》。那么如何在前行找到各自的位置,简单归纳起来需要尝试处理的三个基本互动关系:你与他人、你与事情以及你与自己。
一是在你与他人的互动中勇于积极。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大不相同,了解一个领域、掌握一个方法、甚至生成一个作业越来越容易了。那么我们进入大学里学习的不可替代性是什么?我想就是如同今天,能够与真实且鲜活的人进行互动。有趣的是前两天看到余华在访谈中谈到鲁迅的散文,他说鲁迅的散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现实真实存在的人,而不是虚构,这是在让你与真实的人产生互动,我想这是人们心底渴望的。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学习我们会遇到枯燥的概念、定理或理论,但当你们关注到他们的提出者、维护者、推动者甚至反对者时,你会发现学习变得有趣了,因为你与真实且鲜活的人在互动了。那么,在新的学习航程中,大家首要遇到的就是与老师的互动,尤其是如果遇到“已读未回”时,内心充满纠结,又不知所措。我想作为真实且鲜活的个体互动来理解,老师除了很忙之外,说不定比你还社恐。请大家相信,咱们每位老师的内心都是乐于与你分享的、和你共同成长的。因此,我的建议是更加积极主动的形成周期性、清单化的师生互动方式,进入老师的时间表,那么老师可能会“送你一朵小红花,奖励你有勇气主动来跟他说话”。
二是在你与事情的互动中回归当下。当我们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会发现迎面而来的是千头万绪的任务:课程展示、学术论文、课题项目、资政调研等等,让人疲于奔命,我们总期盼着有个万能且周密的时间管理方法,甚至去疯狂研究各种时间管理APP,我也经历过。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寻找到间管理习惯是“要事第一”,还有本书叫《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再后来还有一本《人生只有一件事儿》,就更加困惑,为什么大家都在强调事少,而不是事多。那么是不是需要我们去识别和选择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结果识别和选择又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那么时间管理何在?有一天读到曾国藩的“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时,似乎突然明白了,原来方向好像错了,这个“要事”其实不在未来、更不在过去,而就是你正在做的那件事,也就是回归当下你能觉知这件事。所以,千头万绪并不是事情的本质,如何专注才是要领。于是,时间不是管理出来,成绩也不是期待出来的,你能做的不是去耗时规划或选择,而是专注在当下的这一件事儿,做好这一件事、就是全部的人生。
三是在你与自己的互动中君子不器。孔子用“君子不器”来提醒人们不要把身份、角色、工作、业绩、他评等外在标准等同于自己,那么谁是自己又是个课题。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告诉我们这个本体一直与你同在,它才是你自己,“器”不是你,不要因为这些外在约束和标签丢失了自己的本体。因此,我们不要拘泥于我是来自某地、某校、某专业的大一新生的身份束缚,而是向内关照,识别并接纳自己的热爱、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会。对不同专业、领域、理论、方法,以及各种才艺、特长、爱好,尝试去跨界,去融合,去丰富自己。看到今年新入学的两个研究生都是背着吉他来的,我觉得特别开心。我建议,大家平时养成读书、学习以及高质量独处的习惯,培养一个能够终身陪伴自己、宽慰自己、取悦自己的伙伴,而这个伙伴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因为唯有你才是那个真正时刻都可以陪伴你的人。当不知道“你自己”在哪里的时候,比如就在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中试着说一声:“你好”,说话的不是你,听到这个声音的才是“你自己”。
前天我去欣赏了一场古典音乐会,在演奏家“导赏”引领下,在充分了解到创作者与音乐的关系以及他对人事物经历的感悟后,逐渐沉浸在了音乐的本身,让我感觉到此刻和音乐是一体的,和创作者和演奏者是相连的。我相信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学习之中,也会是这种体验。让我们做彼此的“导赏者”,在南开周政共同收获一段新奇而美妙的旋律。
最后,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